文/蓮竹法師
三天緊湊的法會結束後,主辦單位熱情招待我們前往中國廣州,我們一行人在少東上師及會長李師兄、靜儀助教(現在已升格為講師)的陪同下,搭乘高速列車由九龍站出發,不到1個小時車程,便到廣州站了,和當地同門會合,受到他們熱誠招待。
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們前往一家麻辣燙火鍋店吃火鍋,聽說這家店是以服務出名的,同時對員工福利照顧也非常周到。當我們一行人到達店裡時,預定時間還沒到,就在大廳處等候安排桌位。此時除了有茶水招待外,旁邊還設有兒童遊戲室、提供簡易的美甲、美容服務,最特別是還有寵物可臨時託管的籠子。關於這些能讓顧客安心用餐的設施,真的是非常貼心,用餐時的桌邊服務人員,非常有禮貌且面帶笑容,服務周到,深得顧客好評,難怪已經發展為上市的連鎖公司了。
我們一行人還前往了廣東韶關南華寺參訪,南華寺的緣起是:南朝梁武帝天監元年(西元502年),梵僧智藥三藏率徒來中國五臺山禮拜文殊菩薩,路過曹溪口時,掬水飲之,覺得此水甘美異常,於是溯源至曹溪。四顧山川奇秀,流水潺潺,於是謂徒曰:此山可建梵剎,吾去後170年,將有無上法寶於此弘化。後韶州牧侯敬中將此事奏於朝廷,上可其請,並敕額「寶林寺」。
隋朝末年,寺遭兵火,遂至荒廢。唐太宗貞觀十二年(西元638年)六祖惠能大師誕生。唐高宗儀鳳二年(677年),惠能大師駐錫曹溪,得地主陳亞仙施地,寶林寺得以中興。(寺中仍保有施地檀越陳亞仙祖墓)後又更名為「中興寺」、「法泉寺」;宋開寶元年,宋太宗賜名「南華禪寺」,沿襲至今。六祖惠能得黃梅五祖弘忍傳授衣缽,開創頓悟法門,大興禪學,唐儀鳳二年在此說法37年,南華寺也因六祖惠能在此弘法而名揚天下,為「六祖祖庭」,是大陸最著名的寺院之一。
南華寺面向曹溪,背靠象嶺,峰巒秀麗,鍾靈毓秀,寺廟依山而建,寺內古木參天,清雅幽靜。禪寺曾幾經興衰,現今格局為1934年虛雲和尚籌建,全寺建築呈中軸線兩邊對稱布局,建築古樸大氣﹔從正門進入,依次是曹溪門、放生池、寶林門、天王殿、大雄寶殿、藏經閣、靈照塔以及六祖殿。目前南華寺被中國國務院定為國家重點寺院。同時作為明、清時期古建築,被國務院批准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南華寺最著名的是寺中「六祖殿」供奉六祖慧能大師(西元638-713年)的真身舍利,慧能大師的真身舍利距今已超過1300年,仍被保存完好,每年吸引無數信眾前來禮拜。另外還有明朝憨山大師、丹田禪師二位大師的真身舍利,距今已近400年,一起供奉在六祖殿中。
憨山大師(西元1546年11月5日-1623年1月15日),俗姓蔡,安徽全椒人。法名德清,字澄印,號憨山。與紫柏真可、蕅益智旭、雲棲袾宏並稱明清四大高僧,且為中國近代禪宗最大的成就者,被後世尊為曹溪中興祖師。他精通內外學,不立門戶,主張各宗並進,禪淨雙修,儒釋道互補。認為「不知《春秋》,不能涉世;不精老莊,不能忘世;不參禪,不能出世」。著述宏富,有《楞嚴經通義》、《觀楞伽經記》、《法華經通義》、《華嚴經綱要》、《大乘起信論疏略》等。弟子匯其遺文,為《憨山大師夢遊集》,凡五十五卷,另有其自著之年譜二卷。熹宗天啟三年十月示寂,世壽78歲。崇禎十三年(西元1640年)信眾將其遺骸漆布升座,即今南華寺內供奉的德清肉身像。
丹田禪師,名司進,別號丹田,俗姓潘,廣東新會人,生於明嘉靖十四年(1535年)11月12日,圓寂於明萬歷四十二年(1614年)享年79歲,僧臘61年,丹田禪師18歲來曹溪南華禪寺出家,終年常守祖庭,日誦《金剛經》不輟,直到1614年某日,丹田禪師沐浴更衣,怡然坐化,謚號「真覺」禪師。丹田禪師其真身供奉於南華禪寺。
梁皇寶懺卷四的卷首讚:曹溪水。一派向東流。觀音瓶內除災咎。醍醐灌頂滌塵垢。楊枝灑處潤焦枯。咽喉中甘露。自有瓊漿透。南無普供養菩薩摩訶薩(三稱)。原來讚偈中的曹溪水,指的就是南華寺前的曹溪,這次前來南華寺禮佛,親自到了經文中所寫的地方,覺得非常親切,更敬佩六祖、憨山和尚、丹田禪師等大師,真正是實修出證量,利益後世無數無數的眾生。
在回廣州途中,我們順道去了佛山市參觀黃飛鴻紀念館。提起佛山,想必大家一定會聯想電影情節中的佛山無影腳黃飛鴻、還有就是詠春拳祖師葉問。因為回程時遇到嚴重塞車,到佛山時已經接近休館時間了,但我們還是保握不到1小時的時間進去參觀。先到葉問紀念館,我看見了介紹葉問的幾行字——
葉問出生於佛山世家旺族,從小在私塾中接受嚴格的傳統儒家教育,後就讀於香港名校聖士提返書院,接受力學、幾何學等現代科學教育,可謂文武兼修。葉問一生以「沉默是金、能屈能伸、靜觀其變」為處事格言,始終堅持「習武先立品、重節而輕利」 的高尚武德和氣節,以其「謙謙君子,循循若儒者」的人格魅力,成為中國傳統武術家的一個典範。
我站在這段文字前良久,在這簡短的字裡行間,有關葉問的做人處事及教導徒弟學武的原則,我細細地思考著,覺得和師尊教導我們的修行方法可謂相近,師尊一直教導我們要學習忍辱、忍辱再忍辱、做人要謙卑再謙卑、還要做利他的行為…等。佛法是無所不在的,經中亦有言:舉足下足無非佛事,真的是如此啊!
此次非常榮幸能和普明同修會的同門大眾等一起禮懺,再到廣州行增廣見聞,同時也謝謝在廣州時,諸多師兄師姐陪同我們一起旅遊。每一次來普明,我都會有新的觸動與感動,不管是軟體或硬體方面,像負責音響的莫師兄,每年都會增添設備,讓音響品質不斷提升。
另外,主辦單位的用心,每次法會後都會開檢討會,所以每一年都在進步,每一件事都能面面俱到,有專責的人執行,能以最少人力發揮最大成效。義工們總是歡喜的跟我說,他們做的非常開心不會累,感謝有這樣的機會,讓他們做佛事廣植福田。這樣的發心才是發自內心的歡喜,不是嗎?師尊說:做好每一件小事,就是做大事。一場法會要能圓滿,從規劃到前置作業、再到法會進行、最後收場,這其中還有很多微不足道的環節,就是每一件小事,將每一件小事串連起來就成為大事。如此,呈現給大眾的就是法會圓滿吉祥,於是帶著滿滿法喜、輕盈的腳步而歸,期待下一年度的梁皇寶懺法會,阿彌陀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