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博觀而約取,厚積而薄發。」 (文 / 蓮花豚豚)

 

那天,蓮極上師問你:「什麼時候出家?」

你笑著答:「當我有許多錢的時候。」一語雙關,機鋒乍現,令人莞爾。

我並不擔心你將來是否真的出家。世間最重要的,並非身在何處,而是心往何方。我所期許的,是你在年少意氣風發之時,能夠勤勉向學,不倦於思,積蓄智慧與力量。無論將來選擇在家修行,抑或披上袈衣,只要你胸有丘壑、腹有經綸,皆能為眾生帶來裨益。

讀蘇東坡〈稼說送張琥〉時,我最喜愛那兩句:「博觀而約取,厚積而薄發。」這是為學者的至理名言。無論是課內的學業、課外的書籍,抑或師尊的開示與著作,都應廣泛涉獵、用心體會。

唯有如此,方能在關鍵時刻,不至於「書到用時方恨少」。

因此,我常勸你:「放下手機,立地成佛。」這話看似玩笑,卻飽含關切。我深知,學養是一種力量,而力量的根源在於專注與積累。當你在課堂上心思飄忽、怠惰馬虎時,也許錯過的,正是將來在人生抉擇與是非取捨間,能夠指引方向的那一盞明燈。

更何況「腹有詩書氣自華」。讀書不只是為了升學成績,而是為了讓靈魂有光亮、有溫度、有深度。你說,你的靈魂裡住著一位老人。那麼,這位老人理應見識廣博、言之有物、穩重而慈悲,方能讓人信服。

去年,你開始寫詩,說想走文學的路。雖然我心想,一個男孩子只握著ㄧ支筆是不夠厚實的,但我仍支持你,帶著你去親近文學的殿堂,去見白先勇、黃春明、張曉風、席慕蓉、渡也 ⋯⋯ 等等名家,親炙大師的風采與心魂。從他們身上,我們都看到成功並非一蹴可幾。他們數十年如一日,筆耕不輟,以毅力與堅持為一生的修養,方能成為現在的自己。當他們垂詢你就讀哪所大學時,你笑說自己只是國中生,眾人皆驚。向陽老師眼裡閃過驚喜,彷彿看到青春在前,脫口而出:「哇!十四歲!」多美好的年歲啊。若能持之以恆,終能開出碩果。於是他們提攜後進,給你勉勵,有的甚至慷慨贈你簽名書,寄託期許與祝福,願你不負光陰,不負初心。

孟郊詩云:「青春須早為,豈能長少年。」無論將來要出家、當作家,還是成為你自己所想的樣子,努力學習,始終是唯一的要務。唯有堅持別人無法堅持的堅持,方能擁有別人無法擁有的擁有。

願你「青春為序開新卷,學問為筆繪前程。心燈長照千山路,志氣高飛萬里風。」

 

贊助真佛報
前往贊助真佛報前往贊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