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敬禮傳承祖師,敬禮了鳴和尚、敬禮薩迦證空上師、敬禮十六世大寶法王噶瑪巴、敬禮吐登達爾吉上師。我們敬禮壇城三寶,敬禮今天同修的本尊「準提佛母」。師母、丹增嘉措、吐登悉地、吐登卡瑪、各位上師、教授師、法師、講師、助教、堂主以及各位同門,還有網路上的同門。大家晚安、大家好!(聖尊以各國語問候大眾)。
我們先喊三聲:「暴富!暴富!暴富!」不管有沒有暴富,總之你喊了就有希望 (鼓掌)。
Q 修九節佛風要舌抵上顎?
「你問我答」。這是澳門 Macau「蓮花成偉」問的。
1、代幾個同門問的,在做「九節佛風」的時候,兩鼻孔進氣沖頂時,固然要舌頂上顎(搭橋),但是左鼻孔進氣或右邊進氣時也要嗎?還是整個「九節佛風」都要保持搭橋呢?
2、弟子在看「給你點上心燈」103 集 20 分 33 秒時見到 師尊在花蓮「石雕美術館」把一隻蚊子定住,真的一動不動,最後師尊彈指示意結束,才見蚊子腿在動之後飛走。當中是什麼原理嗎?能告訴徒弟嗎?弟子真的很想知道。謝謝 師尊回答。祝大家都身體康謝謝!
A 修九節佛風 一定要舌抵上顎
這個是在做「九節佛風」的時候,舌頭不管你兩個鼻孔進氣、或者單個鼻孔進氣。左鼻孔、右鼻孔、兩個鼻孔,然後再來兩個鼻孔、左鼻孔、右鼻孔,再來右鼻孔、左鼻孔、兩個鼻孔。一共九節,通通都要舌抵上顎。你在「持氣」的時候,我們講持氣,他們有時候講「持風」。風就是氣,氣就是風,是一樣的。
修寶瓶氣要持氣 舌抵上顎 降提持散
修「寶瓶氣」,你一定要持氣,就是持風。你在持的時候,不管你是「降、提、持、散」,通通都是要舌抵上顎。你在修風的時候,通通都要舌抵上顎。那時候觀想你眉心,它的蓮花是什麼部的;喉嚨,蓮花是什麼部的;心,蓮花是什麼部的;臍輪,蓮花是什麼部的;密輪,蓮花是什麼部的,都是有規定的。
再觀想三脈:中脈、左脈、右脈。哪裡接起來,哪裡斷掉,通通都是二灌的時候都要講解清楚,這是內法方面的問題。在做這個的時候,中脈一定要接起來,接起來,舌一定要抵上顎,這是一定的。你舌頭不抵上顎,中脈在這裡就斷掉了。不只是整個九節佛風都要保持舌頭抵上顎,你在修寶瓶氣、在修風的時候,通通都要舌抵上顎。在持氣、再降氣、再提氣,再持氣、再散氣,通通都要舌抵上顎。
臺灣小金剛叮人很癢
第二個他問的:弟子在看「給你點上心燈」103 集 20 分 33 秒時見到師父在花蓮「石雕美術館」把一隻蚊子定住,真的一動不動,最後 師尊彈指示意結束,才見蚊子腿在動之後飛走。當中是什麼原理嗎?能告訴徒弟嗎?弟子真的很想知道。有這個事情嗎?「給你點上心燈」103 集,20 分 33 秒,見到師父在花蓮石雕美術館把一隻蚊子定住,真的一動不動。最後 師尊彈指,才見蚊子的腳在動以後,然後牠就飛走了。那個蚊子跟 師尊是好朋友 (笑),叫說:你暫時你定一下,然後示意你飛走,你再飛走。大概就是這樣子吧!牠才會聽話,不然我是最怕蚊子的。蚊子如果叮我的時候,我也不能說:你們不可以叮我。牠們也不會聽我的。
我如果回臺灣,西雅圖比較沒有蚊子。夏天在臺灣有一種「小金剛 (台灣鋏蠓)」,在臺灣山裡面很多小金剛,蚊子也很多。小金剛的發源地應該是在「臺中大坑」,我記得從那裡開始。臺中大坑那裡,也不知道從哪裡傳來的,以後就變成整個山區都有小金剛,小金剛不是蚊子。
我有一次在「埔里」吃飯,腳很癢,往下一看,天啊!兩隻腳黑麻麻一片,全部都是小金剛在叮我。我在這邊吃飯;牠在底下吃飯。叮得紅腫起來,還要去醫院看皮膚科醫生,很厲害欸!這個小金剛應該講起來不是蚊子,是一種蟲;蚊子是蚊子。美國的蚊子是比較大,很大,但是笨笨的,大而笨。你看那個小金剛很厲害,牠不是蚊子。臺灣的蚊子也很厲害,回臺灣我就要點蚊香。
所以,那一隻蚊子被我定住,真的一動也不動。「給你點上心燈」103 集 20 分 33 秒,我在花蓮石雕美術館把一隻蚊子定住,那是湊巧了,湊巧那隻蚊子是好朋友 (笑)。
定住金剛鈴 會產生吸力
功力人人都有,我常常表演這個金剛鈴。這金剛鈴很好拿起來,我們在拿都很簡單拿起來。但是給它指示令:定住!再拿就很難拿 (師尊示範),它已經吸住了,吸在這玻璃上面,就吸住了。可以拿得起來,你用大力可以拿得起來,但是你必須要用力。你一彈指,解開,它就很輕鬆拿起來 (鼓掌)。這個奇怪!擺在這裡 (師尊把金剛鈴放在另一邊):定住!這個比較好拿,但是它也有吸力,它是吸住的,有一種力量,把它吸住。要這樣解開,彈指,它就解開,很輕的,確實有這種力量。
我也曾經在餐館表演過,小酒杯喝了,然後把它蓋起來,給它定住!人家拿那個小酒杯就拿不起來。然後一彈指解開,小酒杯就拿起來。這種小力量是有的;大的力量沒有。
來一群蚊子我就沒辦法了,我要點蚊香。有時候會展示一下這小的力量。其實什麼東西都可以的,不是只是金剛鈴而已。像這個 (手)鼓也是一樣,鼓本來是很輕的,一拿就起來。這只要給它定住:定住!再拿是不一樣的。它是吸住的,有一種力量吸住。你們自己可以回家試一下,看看是不是這樣子?叫它定住,它就定住,一彈指它就解開。這種小力量是可以的。
修九節佛風氣脈明點 要舌抵上顎
他的問題,九節佛風都一定要舌抵上顎。不只是九節佛風,你修風、修氣、修脈、修明點,通通要舌抵上顎,表示你中脈是直的。你要散氣一樣,散氣,第一個先沖頂,也要舌抵上顎,沖頂、沖頂竅。沖頂完了以後,再把氣往全身的皮膚、毛細孔散氣,再散到全身。
女子修「女丹法」,把血提起來以後,也是要把血給它化成氣,然後把這個氣散到整個全身的經脈、所有的皮膚。男的也是一樣,修明點一定要散的時候,不只是中脈要散到左、右脈,散到全身各個脈輪,通通都要有。
堪能上師提起寶瓶氣 飄然過河
你修成,一般來講,他們講說因為以前古代在西藏,不是每一條河都有橋。他們要過這一條河,你持住氣,就持風。你把氣能夠提住,提寶瓶氣,然後下到河裡面去。你人可以浮起來,一直過這一條河。你如果不持氣,你就是一般人,水流很急的話,一下子就把你就沖走,或你腳踩不到底,會沉下去沉到底。你持風的話就等於好像一個氣球一樣,在水上面這樣飄過去,就可以過河。
你能夠持寶瓶氣持得好的話,就等於你人變成氣球了。你能夠浮在水面上這樣子過這個河,那是堪能的上師。如果你修寶瓶氣,你沒有持氣,你過河就是一般人過河。水流很急的話,你就被沖走。腳踩不到河底的話,就要喝水。所以以前古代的西藏,每一條河流並不是都有橋。所以要過河,你要出去行走、過河,那你要找時間,找比較能夠淺灘的地方。要過河的時候還要持氣。
笑笑人生
昨天買了一罐殺蟲劑,上面寫著「請勿噴入眼睛」。每次我都要先想辦法遮住蟑螂的眼睛,之後才開始噴牠,真的好麻煩!
沒有講清楚,是「自己的眼睛」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有一條街有個乞丐,每天都在那裡乞討生活。最近乞丐身邊多了一個碗,可是又沒人看著。小明感到很奇怪,便上前問了乞丐:「為什麼你放兩個碗?」
乞丐笑笑講:「最近不知道怎麼樣生意特別好,所以開了家分公司。」
乞丐分公司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遇到一個老朋友,問他從事何種行業?
朋友講:「現在我專門搞大人家的肚子。」
我說:「哪有這種行業?」
那位朋友講:「有啊!廚師就是。」
他做廚師搞大人家的肚子。我看男生的肚子都比較大一點;女生的肚子應該不會很大,除了她有小孩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朋友問:「剛剛幫妳剝蝦子的男人是誰?」
她的朋友問:「怎麼了,你吃醋了?現在知道後悔了嗎?」
對方回答:「不是的,我剛看他上廁所沒有洗手。」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「以前我老婆對我真的很兇,後來我就讓她去學了空手道跟劍道。」
「啊!那她不是把你打慘了?還是開始跟你講武德?」
對方回答:「都有,她現在打我之前會先跟我鞠躬。」
他們一般來講練空手道,先鞠躬再打對不對?所以老婆打老公,也先鞠躬一下然後再打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〈卷第三〉
「阿難。又汝所明,身觸為緣,生於身識。此識為復因身所生,以身為界。因觸所生,以觸為界。阿難。若因身生,必無合離二覺觀緣,身何所識。若因觸生,必無汝身,誰有非身知合離者。阿難。物不觸知,身知有觸。知身即觸,知觸即身。即觸非身,即身非觸。身觸二相,元無處所。合身即為身自體性。離身即是虛空等相。內外不成,中云何立。中不復立,內外性空則汝識生,從誰立界。是故當知,身觸為緣,生身識界,三處都無。則身與觸,及身界三,本非因緣,非自然性。」
身觸為緣 生身識界
我們講…,不能講討厭,也不能講囉哩囉嗦,也不能講很煩。我們講《楞嚴經》(笑)。的確真的是很煩欸!
「十八界」。釋迦牟尼佛又講了,阿難又沒有問,祂又講:阿難尊者,「又汝所明。」—— 就是你知道的啦!「身觸為緣」—— 你的身體跟碰觸就互相產生一種緣出來,就會產生身的意識,身體的意識就會產生出來。
「此識為復因身所生」—— 這個身識是因為身體所發生的嗎?當然不是啦!身體不會發生這種身識出來。它必須要有外面的東西碰觸,它才會產生一種身體的意識。是因為這個碰觸的東西所產生出來的意識嗎?那也不是!沒有身體,那個東西也等於是沒有用的。
身體 東西 身識 三無自性
祂主要的意思是這樣子講:我們人的身體、跟外面碰觸的東西、跟產生身體的意識,三個都是連在一起的。那麼沒有身體去碰觸東西,就不會產生身識。身識的發生也沒有一定的界線。身體本身來講,如果不碰觸東西,它本身也沒有身識。東西放在那裡,那個東西如果沒有碰觸到身體,那個東西也沒有什麼身識不身識。所以,這三個本身都沒有自性的,非因緣生,也非自然性。非自然性,非因緣生。
祂現在講說:身體、還有接觸的東西、還有身體的意識,都是互相關連的,互相關連在一起才會產生的。如果單獨的話,都是沒有自性的。祂講了半天都是講這個,論了半天都是論這個。因為「三處都無,則身與觸,及身界三,本非因緣,非自然性。」講身體、跟接觸、跟產生的意識。
我曾經跟大家講過:最好的感覺是什麼?身體啊!有一個我講了,有一次我去搬一個椅子,在我家的車庫,我去搬一個椅子;有一個女生進來,她也要拿那個椅子。那麼我的手先去抓到椅子,那個女生也要抓那個椅子,兩個人手剛好碰在一起。然後,我就看那個女生一眼,那女生看我一眼,我們兩個都會心微笑。哎喲!這個就有感覺欸!你說對不對?就產生感覺出來了。
修阿羅漢殺六賊
怪不得釋迦牟尼佛的戒律非常的嚴格,你修阿羅漢是怎麼修的?關掉你身體的觸覺,關掉不只是身體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被稱為「六賊」,全部要關。我記得以前台灣有一個「懺雲法師」,他就是守這種戒律的。
目不視色 不看女生
要修阿羅漢,第一個你先修你的眼睛要關起來。眼睛如何關起來?前面一個女生走過來,你不能看她。你要看地上,不能看她,修阿羅漢是這樣子。跟女生講話,你可以看她的眼睛嗎?不可以!釋迦牟尼佛的戒律,眼睛不可以看女生的眼睛,你只能夠看前面的地下。
耳不聽聲 和女生只能講四句話
那耳朵呢,你跟女生講話,你眼睛不看她,她的眼睛也不看你。但是,你跟女生講話只能夠講四句話。她講四句話,你聽四句,第五句你就要離開。不能講太多的話,不跟女生講話。這是耳朵,你要把耳朵關掉。眼睛關掉,就是你不能看女生。耳朵關掉,耳朵不能聽女生的話超過四句以上。她要交代你什麼事情,講四句就可以,其他第五句我就不能夠聽了,因為聲音也會迷惑人。這是修阿羅漢。
口不貪食 觀想食物成糞便
舌頭呢,要怎麼關閉?你吃的東西都要吃粗糙的,不能有味覺的,要吃得很淡。而且,要先觀想那個是 poo (糞便)、是石頭,你才吃下去。讓舌頭沒有喜歡的那種味道出來,要守這個戒律。
鼻不妄嗅 不收花 不噴香水
眼、耳、鼻。鼻子呢?修阿羅漢不能送花,不能拿花去供養出家人。他是修阿羅漢的,你就不能夠拿花去供養他。因為花有花香,他不能夠聞到香味。現代人不是有噴香水嘛!也不噴香水的,修阿羅漢就是這樣子。
不睡床 睡塚間巖洞
另外,眼、耳、鼻、舌,舌頭,吃的東西剛剛已經講了,把舌頭的味覺關掉。身體,你不能接觸到廣大的床。不能睡床!你要做什麼?你只能夠在塚間居,在墳墓跟墳墓的中間睡覺;在樹底下睡覺。而且只坐不臥,只能坐著睡覺,不能臥著睡覺。臥得太舒服了,只能夠坐著睡覺,那是修阿羅漢。讓自己的身體不能觸到舒適。
斬斷眼耳鼻舌身意的享受
好像眼睛不看到色;耳朵不能聽美妙的聲音;鼻子不能嗅到香味;舌頭不能有好吃跟不好吃的這一種味道出來,喜歡那個味道。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體,你必須要睡在塚間 —— 墳墓跟墳墓的中間,還有樹底下,另外就是巖洞,要這樣的修行。阿羅漢你要到深山裡面去,找一個巖洞裡面好好的修行。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的享受全部沒有,那是釋迦牟尼佛的戒律,那是戒律最嚴的。不能看到女生,我們這裡有誰修阿羅漢的?誰能夠做到這個?
阿羅漢先自度再度他
但是「維摩詰」認為這個是不對的!《維摩詰經》裡面所提到的是屬於大乘菩薩,大乘菩薩是要在眾生當中做一個菩薩。你必須要在深山裡面修成了阿羅漢,定力已經夠了,你才可以下來到娑婆世界、到人間來做一個菩薩,再度化眾生,這是第一個根本。不能看她的眼睛,你看她的眼睛就來電,你看她的眼睛就 (迷) 茫了。
腳與腳相碰 心與心悸動
像我以前小時候,坐車子的人很擠,跟很心儀的女生腳跟碰腳跟。哇!簡直是要了命的。能夠跟自己想要追求的女生,兩隻腳跟兩隻腳碰在一起。天啊!所以到了電力公司那裡去看電影,我知道演的是「文天祥」。但是呢,我根本沒有看!只是一直在想那個腳碰腳的滋味,人都會茫掉欸!
你看我手去抓那個椅子,人家那個女生的手也來拿那個椅子,剛好手碰到手。哎喲,天啊!一看她,手都麻了。不是手麻了,心也麻了。人家對方也麻了,不是我一個人麻,是相應的現象 (笑),會喲!會有種感覺喔!所以身體不能夠碰觸的,身體不可以的。
夜摩執手兜率笑 化樂熟視忉利抱
現代人當然是沒有這種戒律了。一般來講,釋迦牟尼佛的時代這種戒律不得了!因為按照佛陀所說的,在天上,你只要跟一個天女兩個眼睛看了一眼,對方就有孩子。蛤!眼睛看眼睛,對方就有孩子。怎麼回事?是!沒錯!你們兩個在天上,你跟她笑了一下,她也跟你笑了一下,她就有孩子了,對方女生就有孩子了。根本沒有碰觸,只是微笑而已,對方就有孩子。你從來沒有聽過,在天上笑一下,對方就有孩子,在天上界。何況是 hug (擁抱),跟你 hug 一下,哇!你就有孩子了。牽手就有孩子,是真的欸!

兩小無猜的快樂
我小的時候以為跟女生牽一個手就會有孩子,我讀幼稚園的時候,跟隔壁的「林燕玉」牽一下手。那個林燕玉講說:「我們有孩子怎麼辦?」我說:「沒關係!他跟我們一起讀幼稚園。(笑)」這個是人間的笑話,你知道嗎?人間是這樣子,沒有錯!牽個手在天上真的就有孩子;看一眼就有孩子了;微笑一下就有孩子;牽個手就有孩子了,何況是擁抱呢!但是那個必須要有接觸。
一支小傘 兩相依偎 戀戀青春
你說那「金馬號」的那個「阿祖」—— 金馬號小姐,那時候台灣公路局有一個金馬號的小姐跟我很好。然後我去拜訪她,回來下雨,她用傘,一支小雨傘,我們兩個人這樣子從她家走到車站。走啊走啊!一邊下雨,一邊像今天這樣下雨,一支小雨傘,兩個這樣子走在一起。一支小雨傘,兩個人走在一起,然後碰過來碰過去、碰過來碰過去。哇!
然後到了車站,我跟她講:「我們再回到你家好不好?」「哦!?你不是要坐車回家嗎?」我說:「我跟你走到車站來這一條路,覺得感覺非常好,我要跟你再回去,然後再走回來。(笑)」她差一點罵我神經病!後來她也點頭說:「好欸!」因為雨下得太大了,雨傘比較小,所以我們兩個就擠在一起。所以那種感覺是不一樣的,到現在還很懷念。你想一想看,到現在還記得欸!

那就是「觸」,產生的那種觸。有接觸就產生的意識,你跟對方有接觸,就產生了意識,感覺是蠻好的,到現在回憶起來還是有那個味道。尤其她那頭髮很長,頭髮有香味,她的身體也有香味,她人又苗條。看她的腰那麼細,哎!差一點人就迷倒了,金馬號的車掌小姐,那時候金馬號很有名欸!
共騎出遊 芳香撲鼻
另外,還有很多這個身體跟身體的那個…,像那個花蓮,我高中的時候載著她,我不會載後面騎腳踏車。她騎一部腳踏車;我用走路的。我騎腳踏車載她,她坐我前面。騎到那個「水廠」,他們講水廠,水廠是客家話嗎?她跟我講要去水廠,她是客家人,女孩子是客家人。我不會載後面,只有載前面,載前面就可以聞到她的頭髮香,身體的香味啊!她坐在一個單車的桿子上,側著身體,那我兩隻手就這樣子騎。等於她靠在我的胸前,我希望那一條路很長 (笑)。到水廠旁邊的河去郊遊,就有那一種高中的戀情出來。最後,她說她要嫁給我,我要趕快去娶她。但是,我那時候才是高中生,我睡在儲藏室,如何娶一個小姐回來?難道洞房花燭夜也在儲藏室嗎?
這個就是身體碰到那個女生,產生一種的觸、那種意識。自己本身到現在來講,我現在在寫的 308 冊的書,就是把過去的這一個感情的片段,把它全部通通都講出來,一個都不漏,通通把它寫出來,過去的。現在的沒有,現在的不能夠寫。欸!現在沒有啦 (笑)!現在是和尚。
沒有碰觸 就沒觸覺 也無意識
不過,你碰觸當然就一定有感覺。那個就是觸的意識,你自己的身體跟他人的身體碰觸產生的意識,其實它們都是獨立的。身體當然是身體啦,她的身體是她的身體,如果不碰觸,不會有那個碰觸的意識產生出來,三個都是屬於獨立性,沒有自性的。當然是等於「無」。身體本身來講,如果沒有東西碰觸,也沒有那個觸覺,根本就是沒有的,那個意識不會產生出來。意識也不是從身體產生出來的,因為你的身體沒有碰觸,也不是從對方產生出來的。哪裡產生出來的?
鑽木取火 火從何來 皆無自性
就跟我以前的比喻講一樣,這個木頭跟木頭要鑽木取火。火是從哪裡來呢?從鑽的東西來的嗎?不是!也不是從木頭產生出來的;也不是從虛空,火不是從虛空來的,各自都是沒有自性的,這道理是一樣的。祂也是講你單獨的身、跟他單獨的身、跟沒有碰觸,這三者都沒有自性。釋迦牟尼佛在經文中的意思都是這樣子講。
感情無法表達 也是沒有自性
有一件事情也是很奇怪!人跟人的感情是怎麼樣子產生的?就是因為有接觸才會產生嘛!如果完全沒有接觸,怎麼會產生感情?所以本身也是沒有自性的。那感情呢?也不是一種東西,它也是一種…,如何講?根本沒有辦法用語言講出來的,也不是語言文字可以描寫出來的。只能用意會的吧!這樣對不對?只能用意會,那意就是意識啦!最後,又要講到意識。
其實,釋迦牟尼佛如果活在現在,祂覺得男人跟男人之間也不能看他,因為看了會變成同性戀。男的跟男的看了半天,到最後變成同性戀;女的跟女的看了半天,也會變成同性戀吶。現在又不同了,又增加了。不只是說男生不可以看男生,也不可以看女生。我們男生不能夠看女生,但是看男生也不行啊!看男生會產生同性戀。女生也不可以看,要斷掉這種感情;也不能夠看男生。但是,她看女生也不行,看女生看久了,也變成同性戀。
現代人對 AI 機器人的沉迷
如果,釋迦牟尼佛活在現代,反正就只好到深山裡面去了,什麼都不看。欸!也不能看手機,因為看了 AI,到時候你就跟 AI 談戀愛。現在有人跟 AI 要結婚了。你看,跟 AI 接觸也會跟AI結婚吶。好像是說美女機器人幫我洗澡啊!大家發明那個美女機器人,每天跟我洗澡,到時候就愛上機器人,也不可以啊!愛上 Robot 就慘了,Robot 就是機器人,英文的 Robot 不是機器人嗎?是喔!有一天大家這個機器人在街上賣,你去買機器人,買幾個機器人回家,結果到最後你就愛上機器人。你看 AI 也會迷人啊!有人迷手機迷到晚上不睡覺、白天也不睡覺,到最後精神有問題。AI 也很迷人啊!對不對?跟它這樣談話談到最後,已經離不開了。
一切都是「無」
「有」只是暫時現象
所以,最好的方法,找一個深山的巖洞,什麼都看不到。在那邊好好的修行,你一定會有成就。這個就是釋迦牟尼佛所講:一切都是「無」的,「有」只是暫時的現象。「有」這種現象出來,也就是只是暫時的。因為所謂「意根」,「識」還有「根」跟「塵」。身體是屬於「根」,接觸的東西就屬於「塵」,那產生出來的東西就屬於「識」。就是六根、六塵、六識,都是沒有自性,而且是空的、是無的。如果有的話,只是暫時的現象,應該是這樣子講(鼓掌)。所以釋迦牟尼佛講這個,就是你身體、還有碰觸的東西、它產生的碰觸的意識,都是暫時的現象。
笑笑人生
什麼叫養生?我們現在常常看到養生館、養生。養生就像 20 元的停車費,再便宜都覺得貴。等到要交 900 元的違停罰單的時候,才後悔不給那 20 元。當身體出現疾病,要付出 20 萬、30 萬的時候,才發覺原來平時養生是很便宜的。養生不是改變美好的生活,而是防止美好的生活被改變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小明去看醫生,他說:「我一直放屁,但不臭也不會響。其實進來以後,我放了最少 20 個屁,你沒有感覺到。」
醫生開了一些藥,說:「把這些藥拿回去吃,下週再來一次。」
小明再來看醫生:「你到底給我吃的是什麼啊?我的屁還是放個不停,可是變得臭到爆!」
醫生說:「很好,你的鼻塞已經治好了,現在要治你的屁。」
不是不臭,而是他鼻塞。我記得好像得到 COVID-19 的時候,你聞不到味道,嗅覺會消失。你有沒有這種感覺?有喔!得到 COVID-19 的時候,你根本不知道廁所是臭的。沒有嗅覺,你就知道你已經得了 COVID-19,是這樣子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這是講 AI 的。
人類發明火是為了生存;人類發明電是為了便利;人類發明網路是為了連結;人類發明 AI 是為了取代自己。
這樣講對嗎?這個要想一想,人類發明了 AI 是為了取代自己。現在發明越來越多了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有人問一位婦女:「在你與丈夫 20 多年的共同生活中,你覺得你們有哪些共同點?」
這位婦女考慮了很久以後回答:「我們唯一的共同點,就是同年同月同日結婚。」
有答等於沒答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我們吃飯的時候,服務員拿來一個紙箱,說:「為了避免大家只會冷漠地玩手機,把大家的手機集中在一起保管。」心想這家餐廳真的很貼心欸!
等到買單的時候才發現,這家餐廳根本就沒有這個店員!後來等他們要結帳完了,要拿手機,餐廳說:「我們沒有收你的手機啊!」才知道被人家拿走了。
偷手機的方法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老婆說:「老公,我剛拿了 10 年前的婚紗試穿了一下,結果正好合身。好開心喔!」
老公回答:「妳忘了嗎?我們結婚時,妳已經懷胎 9 個月了。」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嗡嘛呢唄咪吽。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