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 期為大家介紹的三冊文集導讀,皆是出版於 2016 年的三本文集,分別是 盧師尊第 247 冊《蓮生符》,是屬於許久未出現的「堪輿符籙」系列著作。第 248 冊《天垂異象》,則是屬於「靈異神變」系列的著作。第 249 冊《來自佛國的語言》,則是屬於「般若哲思」的系列著作。
「堪輿符籙」系列的文集相當罕見,早期 盧師尊曾寫作出版《靈仙飛虹法》、《先天符筆》兩冊「符籙」專書,相隔近三十年,盧師尊再寫下《蓮生符》一書,法緣確是極其可貴。如同在〈《蓮生符》前言〉的序文中所言:「這些『符籙』有些得之『仙授』,有些來自『師授』,更有些是『自心流露』。」能夠教授這些珍貴,甚至在娑婆人間根本未曾出現過的「符籙」,可以說除了 盧師尊,在世上別無分號。
而除了傳授不可思議、功能各異的「符籙」之外,這三本「符籙」專書中均不約而同地反覆強調:「修者須誠敬,不得有邪心邪念,貪瞋癡三毒去除,必獲感應。符要有效,需有三項條件︰(一)佛菩薩的靈光加被,(二)畫符人本身的功力,(三)求符人的誠心。」盧師尊如此鄭重地反覆叮嚀,其實不難理解。符法只是工具,唯有畫符之人心存慈悲與仁義,才能真正助人濟世,救眾生於水火。
真佛弟子都知道 盧師尊的法力神通不可思議。然而普羅大眾對於所謂的靈異與神通,容易有錯誤的期待與認知,甚至將魔幻騙術等障眼法也視為神通,就容易被有心之人欺詐瞞騙。什麼是真正的神通之力?我認為第 248 冊《天垂異象》的內容,就是對神通最佳的註解。盧師尊如此描述:「每一位行者,只要踏入了相應的境界,自然虛空中的本尊都會下降。這個行者,其實只要『心無一物』及『妄念不起』,就像是個空的瓶子。自然虛空中的法流會注入了『法乳』。此時,二合爲一。這就是相應。相應了就有了法力。凡做一切法事,妄心、凡心不可有,就算聖心、想心也不可有。只要一切皆空。天垂異象矣!」
而循著這自在無礙的神通之力往下追尋,其實就是破妄顯真的成佛之路。盧師尊過去就曾言:神通是修行的附屬品,只要身口意清淨、置心一處,自然能與天地交感、百靈相助,神通自然顯現。但最重要的還是三業清淨、與本尊相應,見證佛性。
第 249 冊《來自佛國的語言》,就是 盧師尊這一生,關於一切修行的無上心要口訣:「我把「無上的口訣」,盡洩於本書。尊師吧!重法吧!實修吧!自入門下手,以至超凡入聖,成佛去也!」由此可見這三本書都是重量級的巨作,諸君切勿錯過。

第 247冊《蓮生符》,是盧師尊繼《靈仙飛虹法》、《仙天符筆》二本文集後,又一部談論符籙法的書冊,「符籙」在道教來說,是指天地萬物的符號,符中有日月星,有山川海,有神有人,妙法無窮,若依儀軌書寫、召請佈光,天地人皆可運轉於掌握之中。
在古時來說,「符」是帝王調動軍隊的信物,例如在《漢書•文帝紀》內裡的記載,就有出現「銅虎符、竹使符」等的兵符,象徵著權威的力量。後來的方士認為,天地間也有無形的符號,或為圖形,或為篆文,能在天空中以雲彩顯現出來;方士將這些圖文錄下,於是,便成為了後世道教崇奉的代表神靈旨意之神符,總括歸納而言,有著以下的四種:複文、雲篆、靈符 (寶符)、符圖;「籙」則有記錄的意思,在道教裡意指記載天神名諱和職能的秘文名冊。
而「符籙」的正確解讀,是道士憑之即可使用神靈所授予的符信,按照秘文名冊上所記載不同神靈的功能,而勅令某神祇去辦事。也就是說,拿捏了符籙法的訣竅,便有役使三界鬼神的能力,可進行召神劾鬼、消災解厄、治病改運等之事。譬如在《道法會元》中<清微道法樞紐>的記述:
「師曰:符者,陰陽契合也。惟天下至誠者能用之。誠苟不至,自然不靈矣。故曰:以我之精,合天地萬物之精;以我之神,合天地萬物之神。精精相附,神神相依,所以假尺寸之紙,號召鬼神,鬼神不得不對。 」
盧師尊在此文集中提到的符籙法,有些得之來自「仙授」,或來自「師授」,更有來自他「自心流露」的符式,緣起於一次的靜坐冥想,回到「天河勝景處」,得「金桃尊者」摘下符樹的果實,贈予盧師尊食之,而獲得自心中的「先天符籙」,更為殊勝的是,由於符式是盧師尊的隨心流露,又是天上界符樹之果,故此,勝超一切有形及後天的符籙。
這本書冊的篇幅內裡,展示出許多珍貴的符式,和畫符持咒的口訣,乃至學佛修行上事、理二法的闡述,這對修道人於世出世間法的理解和思維方面,極為有幫助,例如講述符法的靈活運用,除了可畫於符紙之上,在緊急的情況底下,真正的大法師可以在虛空中、水面上、掌心裡,甚至於人身上書寫符式,達到了濟世救人刻不容緩的成效;盧師尊尚教授使用符籙的方便法,符式可大量印製,印在黃表紙上或銅環佩身,但完成後須由有修為的修道之士加持:
「任何符,『加持』第一重要,有了加持,也就是神兵神將已經在此符式上,『佈光』,如果沒有『佈光』等同白紙。切記!切記!加持佈光第一。」
盧師尊並在書上表明,畫符者一定要守戒律,因為戒律若不遵守,就是沒有誠心誠意,畫符必然無效。盧師尊指出,最上乘的「符仔仙」,就是「天醫」,他的修行也正是「天德」,天醫天德是互為因果,有天德才有天醫,所以「符法」並不是隨隨便便、依樣畫葫蘆的作法。天醫的資格是:「人品端正。為人忠厚。受得考驗。天人歡喜。慈悲為懷。聰慧異常。修得果位。」符法若能運用得宜,可助道人修煉、結界防身,而能專一於修道。
《蓮生符》一書內,盧師尊亦有以他在密教的成就,將密教的金剛法運用在道教的符籙法上,當中就有著大幻化網金剛的符式,和阿達爾瑪佛念誦法,並揭示了十六地的佛圖騰,和六神通的符圖騰,令人拓寬視野,進而思量「諸法圓通、萬法歸一」的道理。因此,就讓盧師尊以文字的般若,引領我們探討「蓮生符」內裡的法旨與秘密。

第 248 冊《天垂異象》,是盧師尊寫出自從他實修實證,得成就佛道之果位,並與本尊相應以後,往往能在「妄念不起」之時,或「心無一物」之間,自身就像一個空的瓶子,虛空的法流就會自然注入「法乳」,此時「相應」的現象便即產生,而有了所謂的「法力」,成就所求之事,正如佛陀所說的:「制心一處,無事不辦。」這在有意無意間,呈現了佛法中較為深奧的理趣,道出:若要成就一切法事,妄心、凡心不可有,就算聖心、想心也不可有,只有一切皆空,便會有天垂異象的情況出現。
這本書冊的內容,除了與讀者分享「天垂異象」的事蹟,也有述說盧師尊修持佛法的智慧心得,其中有關於佛法裡「事法」與「理法」的解說,道教與佛教的圓融共通之處,及彰顯為人處世之道,乃至密教與禪宗法理的闡釋,看過後將使人們開啟無窮的智慧,猶似是春風化雨、潤物無聲:
「學佛的本旨是:『了生死』,也即是解脫生死。要『自了生死』。自己生死,自己了,無人可替代。最後是:『無生無死』之悟。『無死無生』的超越。每一個成就者是立乎天地之間,超乎天地之外,這豈只超人超世。我認為:『天地同流』。『宇宙同化』。『太虛同體』。」
盧師尊在書上引述「天垂異象」的情景,帶領讀者去探究「異象」的背後,原就是一位成就者與「道」合一後的自然流露與呈現。比如說在畫畫方面,盧師尊在畫室裡畫「祖廟的黄昏」之時,凭仗禪修的專注力:繫心一處法、念起即覺法、心氣相依法、神氣相注法,運用意象去磕著所想畫之物:祖廟的階梯、修長的松樹、碧空的七道虹光,完成畫作後走出廟外一看,竟與現實中祖廟的景緻是一模一樣的。這,或可說是宇宙的大心,與 盧師尊小我的心相應了:
「很奇怪的一件事就是,當我的念頭投注在畫畫之中,現實世界就會相應了我的畫。是我的畫,相應世界。是世界相應我的畫。有誰能知?」
《天垂異象》的文集內裡,亦不乏對佛法理趣深入淺出的闡釋,畢竟這是學佛者在修行道上,必須要明瞭的道理,並且,盧師尊也提示學佛修行者,應要有一顆「恬淡的心」,而捨卻:利慾心(千般易捨,難捨「利」心)、名慾心(萬般易淡,難淡「名」心)、色慾心(一般人,難斷「色」心)。盧師尊告訴我們,淡是「道」之味,名心宜淡、利心宜淡、色心宜淡,如果一切心均「淡」,淡而至於無,則上上:
「密教修行,在世間法上,有息災、增益、降伏、敬愛。這就是『息』、『增』、『誅』、『懷』四法。而『息災』是一切法的基礎。如果『災』不『息』。不能增益。不能敬愛。不能降伏。觀音菩薩是白諸尊,修觀音法則降大白光芒。但願人人知道『息災』的根源。」
倘若讀者細心閱覽這本書,將可體會到這位大成就者的清涼心境,既入世亦在出世之中,而獲得佛慧的啟示,增長學佛的信念。譬如 盧師尊在書上的教示:隨世應世、因物付物、對境忘境、居塵出塵,對萬萬事物,宜擔得起、尤宜放得下,觀破世間的幻象,一切事物隨順隨緣,並「無我想」,則近道矣!

明 心開悟、見性成佛,這是所有學佛之人所欲達到的終極之境。只要能夠真正證入無我之境,便能掙脫無盡六道輪迴,悟入四聖,即身成佛。奈何世人受三毒束縛、五蘊浸染,七情六慾交織於心,難得一念清淨無染,妄言超凡入聖,幾人能夠。幸而大道雖無情,但佛有一念悲心,從古至今有無數法界諸佛菩薩,下生人間,廣度有情,譬如 盧師尊便是現代下生濟世的大法王。
因為由凡入聖,需藉由修學佛法,盧師尊在娑婆人間創立真佛宗派,廣弘真佛密法,幫助芸芸眾生打造一條光明平坦的成佛之路。盧師尊的度生之路以著書立作為基石,三百餘冊超越等身的智慧巨作,彷彿一道道從天而降的佛光、蓮花與法船,為眾生開啟無數回歸淨土的甬道,接引眾生開悟成佛。
真佛密法是一套完整的成佛體系,其特點就是有完整的佛學次第。學佛是長遠之行,所謂「九層之臺,起於累土,千里之行,始於足下而」,盧師尊的每一本著作,也都有其相應的佛學次第。第 249 冊《來自佛國的語言》其特殊之處,就在於它聚集了包括升起次第與圓滿次第重要的修行心要口訣。
在〈《大藏經》的卷帙〉文中,認禮「明師」就是最重要的心要口訣:「認識『明師』是第一口訣。師父如果『開悟』,才能引領弟子們『開悟』。師父如果看見『佛性』,才能引領弟子們看見『佛性』。如果沒有師父,或拜錯師父:事倍而功半。如果有了師父,或找對明師:事半而功倍。」
在〈「相應」即是「合一」〉文中,就是告訴佛弟子,密教欲修行成就起始的重要口訣:「佛陀說,制心一處,無事不辦!我們常說:天人合一。我說:本尊與我合一。上師與我合一。護法與我合一。諸尊與我合一。智慧與我合一。宇宙與我合一。密教教你身口意清淨,以手印、持咒、觀想達到合一相應。這裡一個最重要的口訣:『一』。世上萬事都是喧囂嘈雜的,紛紛擾擾而無休無止。你只要實修『一』。你的心靈就昇華了,達到與本尊合一。」
在本冊文中所匯集的心要口訣,還包含了〈上師瑜伽法的法義〉、〈四部法次第的要義〉、〈密教諸尊簡修儀軌〉、〈修金剛誦的口訣〉、〈修寶瓶氣之要訣〉、〈無漏法深義〉、〈拙火精要〉、〈正修「明點法」問答〉、〈六成就法的簡析〉、〈「大樂」從何生起?〉、〈修「頓超」〉、〈一味瑜伽〉、〈女子「無漏」如何修〉、〈白蓮花王本尊法〉、〈火供(護摩)口訣〉…等。
密教是「性命雙修」之學,有不少行者,認爲人身是「臭皮囊」,這修「命」,不値得去修。排斥修「命」,只修「性」。但 盧師尊認爲:若沒有「命」,「性」又如何修?沒有健康身體,「性」難矣!因此性命雙修,才算是眞正的行者!真正的密教心要口訣是千金不易的,是真正的無價之寶,現在只要您願意靜心閱讀這一本《來自佛國的語言》,您就是有大因緣的天選之人。若更能用心實修,必定成佛有望。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