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師佛走過的路 (一) (文/釋蓮屹)

 

朝聖,不只是腳步丈量大地,更是心靈回歸本源的旅程。

師佛曾走過的路,跨越山川與海域,銘刻在古老寺院的鐘聲、石階、裊裊香煙與佛像之中。

每一處靈場,都是歷代行者悲願與智慧的凝結;每一次駐足,都是與自性深處的對話。在這一程,我沿著師佛與空海大師的足跡,讓身心浸入千年傳燈的光流。

我願記錄下所見、所聞、所感,將這條路,走到與佛性合一的那一刻。

一直以來,我都懷抱著一個心願 —— 親自走一遍蓮生活佛盧師尊曾踏過的路。我深知,唯有親身踏上那條路,才能真切觸及祂的覺照,領會祂的悲願與行持;路的彼端,或許是師佛與空海大師的足跡;而路上的每一步,都是我與自性相遇的契機。

這一次,心願終於成行。

我來到日本四國,懷中攜著《人生的空海》—— 它是我的朝聖地圖,也是心靈的指南針。我並不孤單,因為我相信,師佛的光明與加持,會伴我走完全程。

 

從這裡開始,一切都是序章

第一番:靈山寺

踏入靈山寺山門時,正值正午。烈日炙烤著大地,空氣凝滯不動,熱浪從石板路上翻湧而起,耀得人幾乎睜不開眼。六個多小時的飛行,加上一路駕車奔波,早已讓我們汗流浹背、筋骨酸沉。就在此時,忽然響起沉厚的鐘聲 ——「咚 ——」「咚 ——」「咚 ——」

那聲音清朗而深遠,如雷霆震入心神。只見日本行者莊嚴叩鐘,動作緩慢而堅定,每一下都如法如儀,彷彿在酷熱的世間開出一朵清涼的寂靜之花。我們駐足不語,讓鐘聲一點一滴洗去身心的疲乏。

進入本堂,金光閃耀的吊燈垂懸高處,光芒宛如星河傾瀉。我知道,那不僅是裝飾,而是道道光的法流,是無數佛菩薩與上師加持的見證。此刻,彷彿有一盞無形之燈,在我心中被點亮。

站在空海大師御像前,我合掌祈請 根本上師,願祂與我同行,讓這趟朝聖,不僅是雙足的行走,更是心靈的深對話。

 

第二番:極樂寺

我依循古傳,輕輕撫摸空海大師親手所植的「長命杉」。紅白羂靜靜垂掛,承載著信眾的心願;千年老杉的氣息,在掌心化作低語。那一刻,我彷彿觸碰到大師留存在世間的脈動與悲願。

據說,大師曾於此誦念《阿彌陀經》二十一日,感得彌陀現身,並親手雕像奉為本尊。相傳佛光曾照耀遠至鳴門海上。如此光明,不僅映照外境,更應照入我們凡夫的心海。

 

第三番:金泉寺

在「長壽井」旁,我俯身探望井水。水面靜若古鏡,將我的臉影清晰映出,彷彿能看透皮肉之下的真實面目。傳說映得清楚者,必得長壽;映得模糊者,或有命途短折。然而,那一刻,我並未只想到長壽與否,而是感到一種安然:生命不過是映影,能夠清楚照見當下的自性,便已是修行最大的福分。

我暗暗祈願這井水不僅映照容顏,更映照出心的明淨,使此行每一步都不虛此生。

 

第四番:大日寺

弘法大師空海曾於此感應到大日如來的靈光,於是開創了「大日寺」。相傳大師雕刻佛像時極為虔敬,每落一刀,必先合掌祈禱三次。

本堂的大日如來金身,光華萬丈,莊嚴肅穆。我謙卑祈願,願此生有緣得受金剛界與胎藏界兩部灌頂,圓滿密法修持。

大師堂內,懸掛著一幅由白色與紺色底畫像合成的「兩面大師」—— 白色象徵白晝與光明,紺色象徵黑夜與靜謐。中心端坐的弘法大師,不分晝夜守護眾生,正如佛性的智慧與悲心,無分時刻、無分你我。

與寺主閒談得知,這裡由一戶戶家庭代代守護,或父傳子承,或一家同心守寺。這種樸實而深厚的傳承,令人敬佩。

本堂旁的展示間內,靜靜陳列著西國三十三觀音靈場的木雕觀音像 —— 或持蓮,或執寶瓶,面容柔和,姿態各異。我彷彿看見觀世音菩薩千百億化身的普門示現。

 

第五番:地藏寺

我第一次見到「勝軍地藏」,是在這座寺中。祂神情莊嚴、手持錫杖與寶珠,披甲跨馬,英氣赫然。那一刻,我駐足凝望 —— 祂不僅是願力的守護者,更是在煩惱軍中奮戰不退的大勇行者。

傍晚,我們在銀杏樹下共修。夏日的四國,難得有這樣一絲清涼。銀杏葉在微風中顫動,點點金光彷彿諸佛菩薩的加持雨。

口中唸著四皈依咒 —— 皈依根本上師、佛、法、僧四寶。究其源,最終所皈依者是自性清淨,即妙明真心的顯現。那一刻,空海大師、師佛與我,無二無別,心光流露,寂照無邊。

 

心的啟程

第一到第五番,是腳步的行走,也是心靈的啟程。

然而,在一座座殊勝道場之中,我仍有淡淡的遺憾 —— 除了少數在納經所的工作人員,幾乎不見修行僧侶的身影。靜謐的本堂、空無一人的禪房、沉默的鐘鼓 …… 讓我不禁問自己:如今,還有多少人願意長住於此,守護並實修?

我希望,我們這些修行人,能將八十八靈場真正當作自己的身心道場,不只是參訪,不只是朝聖,而是讓師佛曾走過的路,在我們心中真實延續、生根、發光。

或許,如今的寺院少有僧影,但只要有一人於此了悟真心 —— 那一刻,道場便活了,佛法的命脈也延續了。

我願在這條路上,走到與佛性合一的那一刻。師佛在文集第 165 冊〈小詩篇篇〉中寫道:空海大師說了一句名言:「人生就是遊歷!」

是的,空海大師在圓寂時說:「我要到其他的地方去旅行了!」便閉目而逝。

我說:「人生,就是看風景!」

贊助真佛報
前往贊助真佛報前往贊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