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16日,聖尊蓮生活佛,主持「準提佛母同修」暨《大佛頂首楞嚴經》第 049 講

 

〈卷第二〉

「阿難。譬如瀑流,波浪相續,前際後際,不相踰越。行陰當知,亦復如是。阿難。如是流性,不因空生,不因水有,亦非水性,非離空水。如是阿難。若因空生,則諸十方無盡虛空,成無盡流,世界自然俱受淪溺。若因水有,則此瀑流性應非水,有所有相,今應現在。若即水性,則澄清時,應非水體。若離空水,空非有外,水外無流。是故當知,行陰虛妄,本非因緣,非自然性。」

 

我們講《楞嚴經》。現在要講到「行」了。「色、受、想」都講過了,再來就是行、識,「行」跟「識」很難講。

這個「行」,釋迦牟尼佛是這樣子講的:「阿難,譬如瀑流,波浪相續,前際後際,不相踰越。行陰當知,亦復如是。阿難,如是流性,不因空生,不因水有,亦非水性,非離空水。如是阿難。若因空生,則諸十方無盡虛空,成無盡流,世界自然俱受淪溺。若因水有,則此瀑流性應非水,有所有相,今應現在。若即水性,則澄清時,應非水體。若離空水,空非有外,水外無流。是故當知,行陰虛妄,本非因緣,非自然性。」

 

行即是空 眾生一切所為終成空

現在講「行」,其實「行」也是「空」,行也是空。剛剛我講的這個宇宙,人做了很多的事情,也等於是沒有做什麼事情。地球上發生這麼多的事情,也等於是地球上沒有發生什麼事情。因為在整個宇宙當中,你不過是一粒沙吧!那人更渺小了。人做了那麼多的事情,也等於是沒有什麼事情。

 

佛陀以浪接浪比喻「行」

稍微推理一下,釋迦牟尼佛以水來比喻,好像海水,一個浪接著一個浪。前面的浪過去了,後面的浪才來,然後一個浪接著一個浪,在後面的浪不會追上前面的浪,大家都很有秩序的。這樣一個浪過去,一個浪過去 ......。祂就是這樣子講的,水就是這個樣子。

 

浪非來自水性 亦非來自虛空

浪的形成呢,不是水性,不是從虛空來的。如果說這個浪是從虛空來的,水是從虛空來的,那麼整個世界都是水,全部都是海浪了。如果水的性是海浪,那麼有時候安靜的時候,像那個水很平靜的時候,它一點浪都沒有,像明鏡一樣。所以,水本身也不是那個水性,也不是浪的水性,也不是瀑流的水性,也不是安靜的水性。水本身也是沒有的,不是從水來,也不是從空來。這一段的意思是這樣的。

 

火非來自木 虛空或因緣

所以人的行為,也是跟這個一樣,祂的比喻是這樣子講。師尊的比喻比較簡單一點,讓你聽得比較清楚。我們古代不是用鑽木取火嗎?古代有鑽木取火,就是有木頭,有一個尖的木頭,還有一個樹,然後就這樣子鑽,尖的木頭鑽鑽鑽....,鑽到最後「轟」,火就起來了。火從哪裡來?火不是從虛空中來,也不是從木頭來,木頭本身沒有火啊!火也不是從虛空自然產生的,不是自然性,是因為鑽木,也不是因緣性,有這個因、緣,然後火才起來。

 

事物非由自然 因緣 和合 而成

有些人是認為說這個是因緣,因為有這個因,有這個緣。現在你說有這個因緣好,木頭跟木頭,如果是你這樣能夠鑽出火,看看你鑽到什麼時候可以出火?也不一定是因緣性。有兩個木頭互相摩擦產生火,也不一定能夠生火。它那時候鑽木取火,鑽木取火當然是有這個典故,對不對?鑽木取火有這個典故。但是你現在有人用鑽木取火嗎?沒有啊!那野外求生的時候,你現在野外求生,你沒有火,那你怎麼辦?你還是鑽木取火嗎?不太可能嘛,對不對?

不過我用這個比喻就是講說,那個火不是從空中來的,也不是從木頭來的。釋迦牟尼佛用水來比喻,浪不是從空中來的,也不是從水產生出來的,非自然性,也非因緣性。但也不是因緣,祂的意思就這樣子講。

 

人的行為也有超越因緣的時候

所以一個人的行為,人的行為,他本身講起來,有些真的不是因緣的。你看現在美國有很多事情,很多很奇怪的事情,他的行為就超乎一般的屬於因緣性,也不是自然,也不是因緣。像精神病患,今天是誰告訴我一個新聞?說一個人他自稱是耶穌,他把幾個人打死啊?你講一下。

(蓮旺上師回答:是美國的新聞,有一位男的,他在某個地方,有一對爺爺跟奶奶,還有孫女都在現場,他把爺爺跟孫女都給他殺了,然後奶奶沒有殺。兇手說他自己是耶穌,因為母親是純潔的,所以他沒有殺那個奶奶,這樣子。)

 

精神病患的思維不合邏輯

你說,這種行為有什麼根據?沒有啊!母親是純潔的,那他自己認為他自己是耶穌,他自己是耶穌有什麼根據?沒有耶!你說這種行為。所以你看《楞嚴經》裡面所講的,沒有什麼因緣。他講他自己是耶穌,然後母親是純潔的,那父親就不純潔嗎?男的就不純潔,只有女的純潔?他殺死他的孫女,孫女是女生啊。媽媽是純潔的,那孫女就不是啊?好奇怪喔!那孫女也會變成媽媽,她長大就變成媽媽啊!所以根本就不合邏輯嘛!

 

水火的形態 變化萬千無定性

水一樣,水根本就不合邏輯的。它有時候很平靜的,它像個鏡子一樣。它有時候是很緩慢的流,有時候像瀑布一樣,有時候像海浪,變來變去的。那水的性是什麼?火的性是什麼?你知道那個火,一條兒歌嗎?

臉紅紅,鼻子小,

它的本領真不小。

煮飯燒水,什麼它都做得了。

它是誰,你們可知道?

火啊!它可以煮飯,可以燒水,它什麼事情都做得了。但是呢,你知道火,它也會把你房子燒掉,把森林燒掉,把世界都燒掉,把整個一切的房子,大火全部燒得光光。火的個性也是不定的,水也是一樣,也是不定的,沒有一種行為是定的。

 

色受想行識 都是不固定的顯化

所以「行」也是虛妄,這是釋迦牟尼佛講的。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,也是一樣。「識」,我們人的意識啊,我們人的意識也是一樣。剛剛講那個精神病患,他的意識是什麼?釋迦牟尼佛也會講到識,識也是空,它沒有固定的。水是沒有固定的,火也是沒有固定的,意識也沒有固定。任何事情,色不固定,受不固定,想不固定,虛妄。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,五陰都是不固定的。

 

外貌如五蘊 通通不一樣

我們已經講到「行」了。釋迦牟尼佛用水來表示,我用火來表示,一樣。你單單一個人,講一個人好了,哪個人是一樣的?沒有啊!沒有一個人是一樣的。奇怪,怎麼會不一樣呢?兩個眼睛,兩個眉毛,一個鼻子,兩個耳朵,一個嘴巴,一組合起來,每一個都不一樣。哪一個一樣的?那個雙胞胎,就雙生仔 (台語),我們那個台灣話就是雙生仔。好像一樣,其實也不一樣,很像但是不一樣。為什麼?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,根本都是不一樣。

 

萬物顯現來自妙明真心

祂在講《楞嚴經》就是講這個。另外還有很多的,什麼「六入」、「十八界」,這一大堆的那個東西。釋迦牟尼佛主要是講,它完全是「虛妄」,虛妄不同。《楞嚴經》講了半天,最主要是講,雖然是虛妄,但是都是妙明真心所顯現出來的現象。不是自然性,也不是因緣性,也不是和合性,是妙明真心的一切的顯現,祂是這樣子講的。

這麼晚了,天啊!我到底是在講什麼?好啦,聽聽就好。釋迦牟尼佛到底講《楞嚴經》是要講什麼?祂主題是在講什麼?哦,祂講修行的心,修行。我們每一個人修行也不一樣。

 

嗡嘛呢唄咪吽

 

贊助真佛報
前往贊助真佛報前往贊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