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盧師尊答:
有一位弟子,喜讀《心經》,每每讀到「無智亦無得」他就茫然了。
無所得,他明白,因娑婆世界的眾生,空手而來,空手而去。
沒有人能得到什麼,故,知之。
但,
什麼是「無智」?他來問我。
我如此答他:
智慧分三等:
一、根本智。
二、分別智。
三、一切種智。
另,法相宗所立「如來有四智」,大圓鏡智,平等性智,妙觀察智,成所作智。
(有言五智是加上「法界體性智」)
還有再細分的「八智」、「十智」、「十一智」、「二十智」、「四十八智」、「七十七智」。
我也曾說過:
「要成就佛果,須要二個翅膀。一個是智慧,一個是禪定。」
但,
我(盧師尊)仍然要告訴你,當《金剛經》提到,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」。
又:
「如筏喻者」。
這就是說,你乘著「智慧」的船,已到達彼岸的時候。
你這船還須要嗎?
也就是成就了「無上正等正覺」之後,智慧是船,是工具,是可捨棄的。
一切智慧圓滿的人,等於是沒有智慧的人,是一樣的。
我們俗語有一句話:「大智若愚」,正是這句話了得。
根本智就是真空智。
「空」「無」是無上智慧。
但,不是白痴!
真正每分每秒都在「禪定」的人,他是不知道禪定的「無禪」。
真正「智慧」如海,無止盡的人,就是「無智」。
最高的禪定是「無禪」。
最高的智慧是「無智」。
你如果再問下去,我會回答:
「不可說!」
(幻人問幻人,仍然是幻)
一切皆「無所得」,「智慧」也在其中。一切的一切,全在其中。
我又有一個比喻:
有人問我,盧師尊到了佛國淨土,還要守「五戒」嗎?
我的回答是:
「不用守戒!」
為什麼不用守五戒?
因為根本沒有「殺、盜、淫、妄、酒」。
一、佛國淨土無三惡道,無畜牲道,根本沒有「殺生」的行為。
二、佛國淨土遍地是黃金、七寶,根本沒有「偷盜」的行為。
三、佛國淨土並無男女性,單一佛性,根本沒有「邪淫」之事。
四、佛國淨土人人清淨,身口意清淨,沒有「口業」之事。
五、佛國淨土飲食自化,全是甘露,根本沒有喝酒的行為。
如此,
根本不用守五戒,也沒有犯戒之慮,也不用清淨自守,因為本來就清淨。
「清淨」這二字,根本不存在。
佛國淨土全是善人。
由此,可以證知:
到了智慧圓滿的時候,智慧這「二字」可以不用。
因為「法爾本然」。
例如:
「如來」。
「無上正等正覺」。
「佛陀」。
這三個名詞,是廣大而無邊際的,是述說不盡的,不可限量的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也講不完的,完完全全的不可思議,一切一切是平等三昧。
我寫二首詩偈:
八旬老僧風霜飽
不說閒話也無聊
寫起文章談佛理
只因自在學逍遙
●
隨人起得早
隨人看清曉
世上文物舊
一朝又一朝
就算無言語
心中自然了
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