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佛宗網路大學-第四門課 【迴向及圓滿咒】釋蓮一上師 授課

佛報開闢專欄,詳列每周課程大綱及重要內容, 歡迎大家透過文字的整理,及線上的學習,一起進入真佛密法無上珍貴的教法。

 

真佛密法

 

第二章 細說密教完整儀軌

 

第十六節    迴向及圓滿咒

 

前言

 

●後行部分,重要的環節就是迴向。

●「迴向」就是將自己所修的功德、智慧、善行,迴轉歸向法界眾生,使功德有明確的方向不致散失。

 

迴向的種類

(1) 迴自向他:

●比如行者給人一包餅乾,雖是小小的佈施,但當行者給人時,行者心裏在迴向:願這包餅乾,能讓天下的人解除饑餓之苦。

●本來只是一塊小餅乾,經過這迴向,普天之下的人都能獲得這個功德。所謂「自他兩利」,就是「迴自向他」的意義。

 

(2) 迴事向理:

●如行者點亮油燈,分燈給他人,他人再點亮別人的燈。如此燈燈相傳,分燈無盡,行者原來的一盞燈,光明並沒有減少。

●迴向的時候,並沒有減弱自己的功德,反而點亮了更多盞燈。

 

(3) 迴因向果:

●今生所行,都是在「因地」;就如春天播種,秋天收成。

●做了迴向就是種下善因,未來必有果報。

 

如何做迴向

唸迴向偈:

●合掌「願同唸佛者,同生極樂國,上報四重恩,下濟三途苦,見佛了生死,如佛度一切」。

 

迴向偈之觀想

(1)「願同唸佛者,同生極樂國」:

●自己的本尊化為千千萬萬,充滿整個虛空,然後觀想眾生一同往生極樂國。

 

(2)「上報四重恩」

● 要觀想本尊最上,四重恩就是:

1. 三寶恩 —— 佛法僧觀為白色的三寶。

2. 父母恩 ——父母恩觀想成為紅色的父母恩。

3. 師長恩 —— 上師就觀想在黃色的是師長恩。

4. 國土恩 —— 觀想成為藍色的,包括國王、國土還有眾生。

 

(3)「下濟三途苦」

●地獄、餓鬼、畜牲。

●參照六道輪迴圖,地獄道、餓鬼道的、畜牲道的樣子。

●此時行者心輪放白光,遍照三惡道,三惡道觀想成為黑色的。

 

(4)「見佛了生死,如佛度一切」

●看到佛,生死就了了。像佛一樣去度所有的眾生(這兩句不用觀想)。

●行者上報四重恩,下濟三途苦做觀想,表示誓願不忘,不忘四重恩,不忘度盡三惡道的苦,要觀想出來。

● 觀想完畢後,行者持金剛鈴杵,左手搖鈴,右手持金剛杵在虛空畫一個圓圈,觀想火焰圍繞圓圈,圓圈中間有一十字金剛杵,此時行者用力念一聲:「嗢!」,觀想十字金剛杵光明破暗,一切吉祥圓滿。

 

圓滿咒

●嗡。部林。”持咒三遍,象徵修法吉祥圓滿。

 

此咒含義

●此咒是文殊儀軌經中的一字心咒,又稱大輪一字咒,其發音是部林。

●誦真言,修密法,用此咒結尾,則決定成就。

●此咒,能助一切真言速得成就。

 

圓滿咒功德

●誦此咒,於四方五百驛內,所有惡鬼神皆飛奔逃遁,諸惡星曜及諸天魔不敢侵近。

●此咒如同如意珠,能滿一切之願,降伏惡魔,摧世間一切惡咒,施一切眾生無畏,能與一切眾生快樂。

● 嗡。部林。是文殊菩薩之心,是一切諸佛之無上頂。「嗡。部林。」之後,唸「嗡嘛呢叭咪吽」

●最後誦此咒,具無量三昧法門,速得菩薩之位。

 

小結

●迴向是實踐自他兩利、怨親平等的大乘菩薩道的最佳法門。

●迴向的對象可廣及法界一切眾生,迴向怨親債主,可以化解惡緣為善緣、化阻力為助力。

●迴向心,為菩薩一切行中推為上首。

 

● 這麼多精采的內容,讓我們迫不及待發揮一指神 功,點入 「 真佛網路大學 」 的網站,一起聆聽蓮一 上師精彩的授課 -「 真佛密法 」。讓我們快速掃描 QRcode 一起同步線上學習。

 

 

 

傍晚時分,有一位和尚在返回寺院途中,突然雷聲隆隆巨響,下起了傾盆大雨。雨勢滂沱,看樣子短時間內不會停止。和尚著急四下張望,所幸看到不遠處有座莊園,只好拔起腳步去求宿一晚,避避風雨。

 

莊園很大,守門的僕人見是個和尚敲門,問明來意冷冷地說:「我家老爺向來和僧道無緣,你最好另做打算吧!」和尚懇求著說:「雨這麼大,附近又沒有其他的小店人家,還是請您行個方便。」

 

僕人說:「我不能擅自作主,等我進去問問老爺的意思。」僕人入內請示,一會兒出來,仍然不肯答應,和尚只好請求在屋簷下暫歇一晚,結果僕人依舊搖頭拒絕。和尚無奈便向僕人問明了莊園主人名號,然後冒著大雨,全身濕透奔回了寺廟。

 

三年後,莊園老爺納了個小妾寵愛有加,小妾想到廟裡燒香祈福,老爺便陪著一起出門。到了廟裡瞥見自己的名字被寫在一塊顯眼的長生祿位牌上,心中納悶,找到一個正在打掃的小和尚,向他打聽事情原委。

 

小和尚笑了笑說:「這是我們住持三年前寫的,有天他淋著大雨回來,說有位施主與他沒有善緣,所以為他寫了一塊長生祿位。住持天天誦經,迴向功德給他,希望能和那位施主解冤結、添些善緣,至於詳情我們也都不是很清楚。」

 

莊園老爺聽了這番話當下明白,心中既慚愧又不安……,後來,他便成了這座寺廟虔誠供養的功德主,香火終年不絕。

 

贊助真佛報
前往贊助真佛報前往贊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