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佛宗網路大學《菩提道次第修行簡釋》四共加行、四不共加行、六加行 3

真佛宗網路大學《菩提道次第修行簡釋》
四共加行、四不共加行、六加行 3
授課/蓮傳上師
文字編輯整理/真佛報總社


  上師相應法——傳承加持這是我們的Foundation,這是我們的基礎。還有施身法——破我執

  所以接下來看到,金剛薩埵百字明,它包含了自性清淨、一切自性清淨,包含了廣大自性清淨,第四個,廣大其他清淨。因為金剛心菩薩法這個百字明咒是常常念的,所以師尊一直鼓勵我們要多念百字明咒。很多人都一直很在乎短的、長的、心咒——我們常常講,都一樣。

  長咒、短咒、心咒都一樣,咒咒平等,看你的時間。當你能夠完全清淨的去念一個字、一個音,那就已經是…清淨跟清淨之間是相等,明白我的道理嗎?你念了「嗡。別炸。薩埵。啊。吽。呸。」或者是現在最短的「嗡。別炸。薩埵。吽。」對不對?你在念的時候,時間不是關鍵,是你清淨的念頭、清淨的意念、清淨的一切——那個是相等的。所以為什麼講咒咒相等,「嗡。別炸。薩埵。啊。吽。呸。」、「嗡。別炸。薩埵。吽。」或甚至於你念最長的:「「嗡。別炸。薩埵。薩瑪呀。…」(上師念百字明咒長咒)

  你有多時間,你念長;你沒有時間,你念短。甚至於師尊教我們,到最後「七日成佛法」的時候,只是念兩個音,「阿。吽。」有沒有?自己是「吽」,佛菩薩是「啊」,「啊」把自己的「吽」勾住,勾上去。重點是你在念那一個音的時候,是不是清淨的——身口意清淨。外清淨跟內清淨,這時候智慧本尊的清淨跟你自己的清淨是合一的。所以這種清淨是相等的。

  「你的咒念得比較有力量,光明比較大;我念的咒比較短,所以比較沒有力量。」不是這樣子分。而是你持明,持到那個光跟光是相照,所以咒咒相等。你有時間你就多念,沒有時間,你就念短咒。師尊要所有的出家咒全部都是念長咒,在家眾看自己的時間,你可以念短咒。因為出家人嘛,專職,希望專心一點、多念長咒,把所有的心全部投入;不是為了什麼,是為了自度度他。最重要的,是要能夠幫助其他的眾生。

  所以金剛薩埵,很多人學佛皈依了二三十年,都會忘記金剛心菩薩這個百字明咒是非常重要。當你相應了這尊已經是不得了了——你已經業障消除,你能夠清淨了嘛!一切清淨了。講到這個金剛心菩薩,我們的四加行法裡面,有一個懺罪集資,懺悔罪惡、集合我們的資糧。

  所以為什麼要修懺悔法、大曼達供養、大禮拜?這些慢慢把你的資糧集合、累積起來,你才能夠有辦法再進一步。因為講到「加行」——加行是為了成就菩提而加多分的力去實行。你真的能夠成就了,你就進入到「見道」了。在這個地方,我們提到四加行和六加行,我們也希望在前行裡面…師尊這篇文章(註1),你們有空自己可以回去看。

  我們現在要講,最重要,師尊在《解脫道口訣》裡面,祂也把它分得比較仔細一點。每次都講「七支」、「前面的七支」,師尊講的是:大禮拜、大供養、四皈依、金剛心(就是大家要懺悔)、披甲護身、四無量心、發菩提心。這些都是要累積我們的福份資糧、懺悔我們的罪業,這些全部都是有形的——有目的的、有為法的,這樣去修持。

  但是這是基礎。不要以為說「我不必修這個福份功德」,沒有的。基本上都是要從這個地方修起。所以在《解脫道口訣》裡面講到這個部分,我們叫「前行七支」,裡面每一支,我們從去年講到現在,都在講這些,相信大家都明白了。所以大家可以回去看所有的課題、以前的講題。


精彩內容,下期待續

贊助真佛報
前往贊助真佛報前往贊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