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自具足  文/蓮花一儀

本自具足
文/蓮花一儀


  真佛宗網路大學《包羅萬象的佛學》課程由蓮訶上師教授演繹精彩連連!在第六章「佛法與科學第二節—佛法與哲學」中,我們學習了西方著名哲學家的思想,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哲學思想:「人的一切知識都是由天賦而來,它以潛在的方式存在於人的靈魂之中,因此知識不是對世界物質的感受,而是對理念世界的回憶。」

  教學的目的是為了恢復人的固有知識,喚醒本爾的智慧,激發本來存在人的靈魂心中知識智慧的恢復過程。例如當我們學習數學畢氏定理的逆定理——古印度的三角幾何,只需要知道直角三角形除直角外的一個角度,就能計算出各條邊的比例。《畢氏定理的逆定理》如果三角形的三邊長a,b,c,滿足 a2 + b2 = c2,那麼這個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。

  當我學習這知識的時候有熟悉的覺受,似乎是溫習過往儲存潛在的知識。我們內在的世界本自具足,智慧知識與生俱來,俱生智,而非外面而來。人的一切覺知來自於人的「八識」,這八識是: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、意識、末那識以及阿賴耶識。

  智慧是從裡面開發,亦就是戒後定,定自然生起智慧。西方哲學家的思想與佛陀的教法彷彿不謀而合,相互的撞擊,如此的相同!

  讓我們再來看看佛法的玄妙,敬愛的根本上師蓮生師佛開示講授《金剛經》第28講。 佛告須菩提:「於意云何?如來昔在燃燈佛所,於法有所得不?」「不也,世尊!如來在燃燈佛所,於法實無所得。」善慧童子是佛陀過去身,祂供養燃燈佛,在那裡祂學到了什麼?須菩提回答無所得。為什麼無所得?能圓滿合乎經典要訣作答者即開悟,這是六祖慧能祖師爺以這一點判斷,其人是否開悟。

  所有聖賢到任何地方追隨師父,若明白世間真正得,那是無所得。釋迦牟尼佛開悟後,說世上眾生皆有佛性,既然有佛性,哪來的有所得?燃燈佛給予眾生燈,並不是真正的明燈,而是師父指月路,徒兒自己要明白佛性就在自己身上,無須再求師父。若自己看到佛性,必定明白所謂的無所得!既然師父有的,我們也有,還求什麼,已經有了(佛性),無須再求,明白就好。

  這才是真正的無所得。本自具足啊!成佛不是祂人賜手,是行者本身的體悟。「於法實無所得」就是精髓。因無所得,菩提薩埵。明白無所得,才會成為菩薩啊。禪宗一位祖師學佛,多人問祂你得到了什麼?祂說我知道了,眼睛是橫的,鼻子是直的,意思是無所得。因為這知識大家都懂,所以沒有得到什麼。

  我們要明白自身佛性,開悟絕對不是向外求來的。就如做了善舉以後,還要看到自己的本念,自己的念頭,這就很不容易了。「不是只有上天堂和下地獄,要看到自己的佛性。」佛法是以達到「涅槃寂靜」為目標,所衍生的一切方法。

  我們最敬愛的當代法王蓮生活佛聖示:「無常就是佛法,無我也是佛法,最後的涅槃寂靜,這是最究竟的佛法。」更為精彩的是佛法涵括世間倫理,也涵括不為世間所能理解的「超倫理」,因為開悟是「超出倫理道德之外的……不在善的那一邊,當然更不在惡的那一邊。」

  讓我們學習佛陀,像佛陀那樣把思想理念去實踐,修行融入真理,成為真理的一部分,因為這是佛法的究竟目的。看看吧,佛教真是一門殊勝的實踐科學啊!

贊助真佛報
前往贊助真佛報前往贊助